阳偏盛

  阳偏胜,即是阳盛,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偏盛、功能亢奋、代谢活动亢进、机体反应性增强产生热象阳热过剩的病机变化。阳盛的病机特点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,临床表现以实热证为主,可见身热,面赤,烦躁,舌红苔黄,脉数等症状;若阳盛伤及阴液,则兼有口渴、小便短少等表现,即所谓“阳盛则热”“阳盛则阴病”。

  形成阳偏胜的原因,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,或虽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;也可由于情志内伤,五志过极而化火;或因气滞、血瘀、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。

  阳邪亢盛,以热、动、燥为临床特点,常表现为实性、热性病证,可见壮热,烦躁,口渴,面红,目赤,尿黄,便干,苔黄,脉数等症。阳邪亢盛,阳长阴消,“阳胜则阴病”,可伤阴耗液。在出现热象的同时,可见口渴,小便少,大便干燥等阴津不足症状。阳盛之初,对阴液的损伤不明显,从而出现实热证。如果病情发展,阳邪亢盛,明显耗伤阴液,疾病则转化为实热兼阴虚津亏证;若阴气大伤,疾病可由实转虚而发展为虚热证。